地殼運動或火山噴發,金礦石露出地表,在長期的風吹雨淋和日曬下,金便脫離礦脈順水而下,從而形成沙金。沙金的形狀及大小是不同的,有的是顆粒金,有的是毛細金和片金。沙金的顆粒大小不同以及形態的差異,決定了要采用不同工藝的沙金設備。
首先,對于古河道、古河床中的沙金,一般來說,礦體中粘土容易洗干凈,這樣就給提取沙金帶來了很大便利,用高壓水把礦體中的粘土洗干凈,然后再脫泥篩分,后用沙金設備把金子提取出來。
其次,對于坡積金,礦體中粘土含量較高,而且形成的年代比較久遠,粘土的粘性較強,這時要加裝專門處理粘土的粘土擦洗筒,在篩分環節就要把粘土和礫石上的粘土洗干凈,這樣才不會造成跑礦的。
再次,對于氧化礦中的沙金,由于礦體中的金處于半氧化狀態,有的沒有完全解離成單體金,所以,需要將礦體破碎,使金與礦是分離,成為單體金,再根據金的粒度大小,用重選沙金設備來提取即可。
后,對于水下沙礦中的沙金,一般要用鏈斗式淘金船來提取,特別注意的是,因為金的比重大, 它一般富集在沙礦層底部,所以開采時,一定要用挖斗挖到沙礦層底部,挖上來之后,再經過篩分、洗選、脫泥、富集,后把金子回收回來。
|